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星空无限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网站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青海常開長盛

時間:2022-09-16 10:04:19來源:點擊量:944


  大美青海,美在藍天白云、碧水青山,美在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更美在600萬各族兒女心相通、情相連,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攜手描繪新時代青海民族大團結的美麗畫卷。

  “在青海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把民族團結作為全局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抓,聚全省之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創建,經濟社會發展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各族群眾的生活蒸蒸日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長足進展。

高位推進,不斷健全創建機制

  青海是全國少數民族占比最高、民族區域自治地方面積最大的省,是全國民族工作大省。我們始終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在更高起點、更高水平上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

  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作出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的戰略部署,把創建工作作為全省戰略任務來抓。2020年緊抓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機遇,爭取國家層面支持,中央文件明確提出支持青海省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成為青海“五個示范省建設”中唯一納入中央文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舉措。2021年,省第十三屆人大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率先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打造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典范。

  黨的領導是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的領導、突出政治引領,建立四級黨委書記負總責的領導體制,省委省政府出臺實施綱要和意見,在全國開創了黨委總攬創建的先例,形成黨委主導、政府負責、全社會參與的黨政軍民齊抓共建的大創建格局。為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調整成立省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書記、省長“雙組長”制的工作領導機構,充實成員單位,確保創建工作始終高位推進。

  在全國首創民族團結進步專項考核機制,面向全社會表彰先進,面向全省設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獎,凝聚全省上下共抓創建的人心力量;在全國率先實施創建工作第三方評估,把“裁判權”交給社會,探索形成創建工作績效管理機制;在全國率先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出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和先進單位動態管理辦法(試行)》,樹立“創建工作永遠在路上”的正向導向;在全國首創資金獎勵機制,強力支撐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一系列的首創機制,確保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行穩致遠。

抓牢主線,夯實創建思想基礎

  7月27日,貴德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展館開館,展館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多角度展示了貴德縣各族人民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密切交往、守望相助、相互依存、血濃于水的生動畫卷。展館將成為展示貴德改革發展成果的“窗口”、社會各界參觀學習交流的“平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陣地”,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為助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奠定堅實基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我們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先行先試、探索實踐、走在前列。堅持把思想引領作為創建工作的先導性、基礎性工作,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出版《青海民族發展報告》藍皮書,編印《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事跡讀本》,編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讀本》,編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經典故事集》,大力培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個地區的發展、一個社會的進步,既厚植于物質基礎,也維系于精神文化。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充分挖掘豐富各民族文化內涵,促進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打造《松贊干布》《熱貢神韻》等文化精品,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文化自信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設計制作各民族共享的青海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形象LOGO標識,推動建設主題教育展館,打造主題紀念碑、雕塑、宣傳長廊,著力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堅定“五個認同”;成立青海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心,籌建專家智庫,依托省社科院、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成立三個省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努力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高度講好青海故事。

守正創新,打好創建工作基礎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重點在基層,主體是群眾。

  為發揮基層和群眾的創建主體作用,我省出臺了《關于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創建活動“八進”的實施方案》,建立測評指標體系和驗收程序,定期進行達標驗收,保證創建工作實處著力、不流形式。把民族團結納入干部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針對黨員干部、農牧民、務工人員、學生、宗教界等不同群體開展“滴灌”教育。連續38年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月活動,創立特色宣講隊,編印300多萬份民族團結宣傳讀本,民族團結高層講壇、微視頻微電影展播、民族團結進步歌曲傳唱……豐富多樣的活動載體,不斷把各族干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進民族團結、共建美好家園上來。

  社區是城市管理的最小細胞和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主陣地和落腳點。在加強城市民族工作方面,推進社區“石榴籽家園”建設、組建社區“民族之家”等服務平臺,鼓勵和引導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與此同時,我們堅持民族團結從青少年抓起,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通過編纂校本教材、創作校園歌曲,組織開展各族學生交流考察、手拉手行動,與對口支援、東西部協作省市攜手舉辦中小學夏(冬)令營等活動,推動各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伴隨孩子成長。

  過去,各民族大團結為青海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未來,全省各族群眾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共同譜寫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青海新篇章,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青海大地常開長盛,碩果累累。





招生熱線
辛老師 18997059599
徐老師 15109718800
蒙老師 13709745442
敖老師 13327657117
周老師 18797187520
QQ客服

周老師

敖老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