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0 16:50:41來源:點擊量:950
“轉作風、勇爭先”作風建設行動開展以來,省文化藝術職業學校召開3次專題會議和工作推進會,聚焦省委書記信長星在全省作風建設會議的講話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錨定“國內知名、省內一流”中職學校建設目標,聚焦提升“四大工程”,瞄準三堅持三發力,轉作風提能力辦實事。將作風建設行動開展與制約學校事業發展的瓶頸、高質量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師生反映的熱點問題、學校治理中的薄弱環節結合起來,以作風建設行動高質量開展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自查自糾,在謀事定措整改上持續發力。一是大興引領示范之風,切實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深處提神、提效、提速,促校風、教風、學風。制定印發《關于建立校領導“轉作風、勇爭先”作風建設行動聯系點制度的通知》,校領導針對職能職責、分管領域等工作,深入聯系點8次,探實情、聽實話、抓實效,不斷推動各部室作風明顯轉變、工作爭創一流。各支部、各部室以校領導聯系點制度為抓手,對標對表找差距,查政令是否暢通,查作風是否過硬,查責任是否到位,查工作是否落實。通過為師生為社會辦實事、實地走訪、電話詢問、信訪信箱等方式,切實掌握第一手資料,多渠道暢通做好征求意見工作。二是實行掛圖作戰、壓茬推進、逐項銷號。第一階段分類建立“爭先創優”事項清單4條、作風建設問題清單13條、為師生為社會辦事6條,圍繞黨建、教學改革、學生管理、職工權益等確立年度重點工作清單15條。第二階段持續創新載體、一體推動整改落實,制定印發《學校作風建設行動檢視問題整改方案》,建立整改臺賬,實行逐項銷號,以滾石上山的奮斗姿態全面徹底整改,實現有效銜接,力爭臺賬問題零余留,打造“即接即辦、善作善成”服務格局,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堅持長管長嚴,在建章立制練兵上持續發力。堅持建章立制,健全作風建設監督、評價機制,營造風清氣正校園生態。完善學校黨建、優質專業建設、教育教學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定標準、定措施、定職責。建立作風評議、監督問責機制,推動活動開展,確保各項安排部署落地落實;校黨委研究制定《學校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實施方案》,修訂完善《學校聘用人員管理辦法》;舉辦2022年師德師風建設培訓班,引導廣大教師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將“六爭六創”主題實踐活動作為“轉作風、勇爭先”作風建設行動的重要載體,依托教師節慶祝活動,評選表彰一批教學能手、模范班主任、師德標兵等優秀教師,帶動感召廣大教師學習優秀教師的事跡與精神、情懷與堅守,爭當校園先進標兵;對《學校2022年秋季學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學校2022年秋季學期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預案》等兩案九制重新修訂,使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更科學規范、更*作可行;精心組織開展“四大專項”行動,在全員大學習中堅定信仰、增長才干,在業務大比拼中曬出成果、彰顯水平,在作風大轉變中擔當實干、樹立新風,在能力大提升中守正創新、展現作為;充分發揮“文藝院團(校)崗位大練兵”對藝術人才培養和藝術精品創作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省文化藝術職業學校教師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在明德修身上煥發新風貌。
堅持勤辦實事,在成果轉化運用上持續發力。持續推進“為師生為社會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務求實效,在成果轉化運用上持續發力。聚焦師生服務需求,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完成了學生食堂、大師工作室、浴池、排練廳音響等基礎設施修繕改造,顯著改善了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在疫情防控中敢擔當、展形象,主動放棄個人暑假休息時間,發送疫情信息和提醒通告46余份,在錯綜復雜的疫情形勢下守住了校園安全底線。嚴密監控師生健康狀況,建立學生工作部、班主任、家長、學生“四級聯動”機制,實行本人和共同居住人異常情況“雙報備”制度,確保第一時間掌握身體異常信息,及時做出防控部署。緊盯防控重點環節,構建部門聯動、內外聯控、家校聯防的“三聯機制”,為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在助推優質專業申報中展示過硬能力作風,聚焦舞蹈表演研究特色,成功入選青海省中等職業教育優質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新收獲,成功與青海省導游協會、西寧德美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并授牌。平安校園建設打開新局面,榮獲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七五普法先進單位”。在監督指導中持續壓實作風建設,把活動開展與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相結合,確保“轉作風、勇爭先”活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