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芳,一級演員,青海省文化和藝術職業學校副校長。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中國職業教育藝術測評專家委員會特邀專家,中國職業教育藝術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文藝志愿者,青海省舞蹈家協會理事,青海省人才聯合會理事、文化旅游專委會負責人,青海省藝術聯考主考官、中國民族民間舞等級考試考官,青海省三八紅旗手。
李玉芳忠誠黨的民族舞蹈事業,從一名普通的民族舞蹈演員一步步成長為青海省民族民間舞學科帶頭人。歷任舞蹈演員、編導,學校教學科科長,省民族歌舞團團長,省藝校副校長。主演大型民族舞劇《彩虹飛落的地方》、獨舞《定親的帽子》《復蘇之歌》《追月亮》等優秀劇目獲青海省專業院團文藝調演一等獎、金獎、銀獎及最佳演員獎;編導的舞蹈作品《阿姑嗦啰啰》《椒鈴漫山紅》《瀟灑臧家人》《阿娜情思》等多次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荷花少年”全國舞蹈展演、青海省專業院團舞蹈大賽中分別榮獲編導及表演金獎、銀獎、一等獎和最佳導演獎。曾代表西寧市政府慰問北海艦隊官兵,并出訪多國。
李玉芳在教學工作中,勇挑職教改革歷史重任,推動學校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藝學結合育人機制。2019年出任青海省文化藝術職業學校教學副校長,提出了“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藝學結合的育人機制”的改革思路,構建起以學生為主體、能力為根本、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育體系,將學校舞蹈專業打造為青海省首批中等職業教育優質專業,為青海舞蹈藝術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舞者,向全國藝術院校輸送了大批優秀生源,連續多年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李玉芳獻身青海民族舞蹈藝術傳承,發揚本土民族文化精神,致力于傳承及挽救瀕臨滅絕的青海地區非遺類民族藝術瑰寶。2018年,受聘為青海省教育廳數字化資源建設平臺“青海藏族民族民間舞精品教材開發”主要負責人和技術支持專家,帶領學校教學一線骨干教師組成編撰團隊,一次次深入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采風,一位位探訪請教民間老藝人和非遺專家,一個個動作挖掘、整理、揣摩,主編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青海撒拉族民族民間舞教材》《青海土族民族民間舞教材》《青海藏族民族民間舞教材》,填補了我國在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主持開發《青海土族民族民間舞精品特色課程》《青海撒拉族民族民間舞精品特色課程》《青海藏族民族民間舞精品特色課程》,并入選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芳華杯”舞蹈教學成果展。2021年,受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成人教育協會邀請,與國內頂尖行業專家共同編撰《舞蹈素質教育基礎訓練行業標準教學課程》,被列為國家級行業標準課程教材及測評標準課程教材。先后發表《青海原始民間舞蹈探析》《探索青海藏族舞蹈的藝術審美》等多篇有關青海地區民族民間舞蹈發展、挖掘、傳承、保護方面的文章,下一步還將開啟青海河湟文化中漢族民間舞教材編撰工作,為傳承保護和繼承發揚青海民族民間舞蹈作出了突出貢獻。
1.《青海原始民間舞蹈探析》載《通俗歌曲》2016年第1期;2.《探索青海藏族舞蹈的藝術審美》載《鴨綠江》2016年第7期;3.《抗戰時期,黨的文藝事業與軍隊政治工作建設:拂曉劇團》載《大眾文藝》2017年第3期;4.《賈作光與新中國舞蹈教育》載《青海文化旅游》2022年第2期;5.主持《青海土族民族民間舞教材》和《青海撒拉族民族民間舞教材》研究,2019年4月立項,2020年7月出版發行;6.主持《青海藏族民族民間舞教材》研究,2021年9月立項,現正在編撰整理出版;7.主持青海藏族民族民間舞特色課程、青海土族民族民間舞特色課程、青海撒拉族民族民間舞特色課程開發,2022年4月立項,其中青海藏族民族民間舞特色課程、青海撒拉族民族民間舞特色課程入選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芳華杯”舞蹈教學成果展。

1.在“全國少數民族風情藝術節”中表演舞蹈《吉祥的甘露》《青春奏鳴曲》《復蘇之歌》獲等最佳演員獎;2.在全國推新人大賽中表演獨舞《霞歸》、三人舞《花兒美在蓋頭里》獲大賽表演一等獎;3.在首屆青海文化旅游節中主演土族風情歌舞劇《彩虹飛落的地方》獲表演一等獎;4.編導少兒舞蹈《智保瓊瓊》參加全國少兒舞蹈精品大賽獲金獎;5.編導少兒舞蹈《雪域童心》參加第五屆“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獲金獎、“小荷園丁獎”和青海省“建國六十周年優秀文藝作品”獎;6.編導撒拉族舞蹈《椒鈴漫山紅》獲全國職業院校專業技能大賽銀獎;7.編導以玉樹地震為題材的舞蹈《天堂的燈》入圍教育部、文化部主辦的“桃李杯”全國舞蹈比賽,獲優秀獎;8.編導土族舞蹈《阿姑嗦啰啰》、藏族舞蹈《瀟灑藏家人》在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荷花少年”全國舞蹈展演中分別獲最佳編導、優秀編導、表演金獎、表演銀獎和優秀指導教師。
